山涛职场成功的秘密


  • 作者: 发表于:2015年11月19日22:54 阅读次数:20127

山涛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他半生纵横官场,游刃有余,仕途之顺畅通达让人惊叹:四十余岁才出仕,退休时却已位列三公,显贵无比。魏晋之际风云变幻,官场纷争嚣闹,山涛缘何坚若磐石地居官三十余载?

山涛身居要职,有不少人想通过送礼来打通他的关系,达到当官或升迁的目的。但山涛为官清廉,洁身自好。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县令,任职期间贿赂公卿,以求庇护提携。厚礼也送到了山涛的府第,那是百斤真丝。山涛不愿接受馈赠,但也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,不想因拒礼而破坏官场“潜规则”得罪众人,于是命令家人将真丝包好,贴上封条,悬挂于梁上,吩咐谁也不准动用,训诫说:“自今日起,但见馈送者,均以此为率。”后来袁毅恶迹败露,被逮捕法办,凡是他所贿赂的人,都被一一追究。监察人员到山涛府上问询,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,虽已为虫蛀食,上面积尘有铜钱厚,但封印还完好如初。众人不禁钦佩山涛清廉自守,送给他一个雅号——“悬丝尚书”。这是山涛成功的原因之一:廉洁正直,与时俯仰。

山涛担任吏部尚书,负责选拔官吏十余年。每当出现官职空缺时,则选择才资适合选用者数人,交给晋武帝,供其从中去挑选。得到武帝明确的旨意后,再按照程序将人选公开呈报给他。武帝所选之人,有时并非山涛所首推的人才,大臣们不知道其中的原委,误以为山涛在选拔人才方面不能知人善任,便以山涛在选拔举荐人才时轻重任意,向晋武帝提出批评意见。山涛不在意别人的误解,处之自若。武帝明白个中情由,更加赏识山涛,亲笔写诏书给山涛说:“夫用人惟才,不遗疏远卑贱,天下便化矣。” 一年之后,各种舆论自然平息。山涛在举荐人才时,注意甄别所选人才的特点,而加以分别评价,时称《山公启事》。山涛前后选拔的官吏,几乎遍及文武百官。凡是经过他考察的官吏,都和他说的并无二致。只有陆亮是武帝下诏任用的,当时山涛拒不同意,与武帝据理相争,但力争无用,结果,陆亮上任不久就因为受贿被罢黜了。这是原因之二:恪尽职守,坚持原则。

山涛对事物的拿捏极有分寸,身在官场,免不了要喝酒应酬。可是,与阮籍、刘伶、阮咸等人不同,他每次都以八斗为限,到了这个量,他再不多喝一杯。因此,山涛从来没有喝醉过。晋武帝知道后,就想试试他,他请山涛喝酒,表面上给他喝的酒是八斗,私下里,他让人趁山涛不注意又加了好多酒,谁知山涛饮到八斗,无论如何都不愿再饮。武帝这才相信,山涛连喝酒尚且如此有度。此后,对山涛愈加看重。严于律己,做事有度,便是山涛笑傲职场的第三点原因。

    山涛在官场,一向有长者风范,不与同事相争。晋武帝的亲信大臣钟会和裴秀争权夺利,互不相让。而山涛总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,平心静气地从中调停,让两人能够和平相处。虽然钟会和裴秀彼此不容,但他俩对山涛不仅不怨恨,还非常佩服他,称赞他为忠厚长者。在当时混乱芜杂的党派之争中,山涛不仅不拉帮结派,还能站在中间立场上化解矛盾,对稳定政局起了很大作用。这是山涛成功的第四个因素:交好同事,斡旋冲突。 

山涛谙悉职场之道,虽居高官显贵,却贞慎而廉洁;恪尽职守,识大体而有原则;严于自律,识度而懂克制;交好同事,居间调斡争端。这样的山涛,在官场自然如鱼得水、官运亨通了。山涛纵横官场、得心应手的经验,对今天的我们行走职场教益颇多。